據(jù)介休市冀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冀廣大收集整理的資料得知,早在明萬歷二十六年,晉商介休北辛武的冀家十二世冀良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茶葉與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到康熙五十六年,十四世冀州升居住在武夷山的下梅村了解采茶、焙茶技藝,與茶商李氏交流茶葉貿(mào)易,為日后的販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雍正三年冀州升在羊樓峒制作茶磚后,在漢口漢正街和樊城的“順天泰”綢緞行進行試銷,效果良好,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所以雍正四年,冀州升在漢口的漢正街設(shè)立了“巨盛川”茶坊,主要加工冀氏“川”字號磚茶。并招聘十幾名伙計分別到湖南安化和福建武夷山采茶,然后運往漢口的“巨盛川”茶坊加工磚茶。
雍正六年春,冀州升又在古北口開設(shè)冀氏“巨盛川”茶行,聘請陜西的苗豐啟為大掌柜。隨后在承德、張家口、庫倫、歸化、盛京都設(shè)了“巨盛川”分茶莊。
雍正六年夏,晉商冀家正式開始了萬里茶道的販茶貿(mào)易。到乾隆初年,冀家僅茶磚一項獲利六十萬兩白銀。